玉与中国古代文化 玉的开发和利用,在中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表明,长江流域距今六、七千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中就有了璜、玦、琯、珠等玉制装饰品,其后的青莲岗文化、大汶口文化与山东龙山文化所属各文化层中也都有玉的出土。黄河流域的磁山文化、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以及二里头文化同样也有相当多的玉器出土。玉器的制作,有些已经相当精美,如浙江良渚文化的大型玉琮、山东大汶口文化的连环花形玉串饰和龙山文化的斧... 2024-12-20 0
和田玉越俏越惹人爱 和田玉籽料很多都带皮,且皮色多样,多被人冠以动听的名字,如:秋梨皮子、枣皮红、洒金黄等。这些皮色是如何形成的呢?原来,天然玉石经过天然的搬运、氧化等作用,就形成了从黑、褐、深红、黄到浅黄各色各样、深浅不一的皮色。这些皮色的形状和分布又不尽相同,有的整片覆盖,有的斑驳陆离,还有的可能只是局部的零星一点。其结果,就是色彩的赏心悦目。五彩斑斓的皮子若能在玉雕中作为俏色好好运用,则更会为玉雕作品大大加分... 2024-12-2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