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在中国文明史重要性 和田玉挂件 玉文化绵延7000年,至今魅力不减,生命力越来越旺盛,不能不说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玉器对中国古代的、礼仪、商贸、图腾、宗教、信仰乃至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是其他任何古器物无法比拟的。它是远古先民顶礼膜拜的神物,是森严礼仪等级制度的象征,是古人审美观念的表现,更是中华民族美好品德的化身。一部玉器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明史,中华民族以“爱玉&rdquo... 文化 2024-12-20 0
玉养人主要体现两方面 和田玉手链 玉石文化 中华民族的玉文化源源流长,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绵延至今,历经几千年而常胜不衰。中华民族中形成了爱玉、佩玉的心理和审美意识,并将玉雕琢成鸟兽等各种图案,增加了美感和对玉的信念,逐步转化为对玉的崇拜。玉已成为了纯洁、神圣、吉祥的象征。 人们佩玉,可以培养人的高贵品质,刚正不阿的民族气节,坚毅刚强、淡定从容的性格,不断以期接近或达到宠辱不惊、宁静淡泊的最高境界... 文化 2024-12-20 0
玉与中国古代文化 玉的开发和利用,在中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表明,长江流域距今六、七千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中就有了璜、玦、琯、珠等玉制装饰品,其后的青莲岗文化、大汶口文化与山东龙山文化所属各文化层中也都有玉的出土。黄河流域的磁山文化、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以及二里头文化同样也有相当多的玉器出土。玉器的制作,有些已经相当精美,如浙江良渚文化的大型玉琮、山东大汶口文化的连环花形玉串饰和龙山文化的斧... 文化 2024-12-20 0
浅谈玉雕的美学含义 从中国古代国家理论角度释义;从地理上讲,玉被推崇为天地万物的主宰;从成因上论,玉被解释为天地之精华;从礼仪上曰,玉被标榜为道德的楷模;从功能上说,玉被珍视为辟邪除祟,延年益寿的神物。 玉雕在美的追求方面集中表现在形式美方面。离开了形式美就称不上玉雕的创作。玉雕的创作是通过对原材料艺术的加工,使贵重的玉石和高超的技艺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产生浓郁的趣味性和欣赏性。也就是说... 文化 2024-12-20 0
汉玉器重材质和田玉成新欢 和田玉把件 汉代玉器,改变了商周以来使用杂色玉和地方玉的习尚,重视玉材的选择,温润细腻的白色和田玉,成为汉代贵族阶层的新欢。这些千里迢迢来自远方的玉材,显然得益于张骞等人凿空西域、打通丝绸之路的成果。 汉代玉器的器型种类丰富多样,虽然璧、圭等玉礼器大多延续继承战国时期的传统,但装饰用玉、生活用玉和专门为保存尸体而制作的“葬玉”等,到了西汉中期武帝之时,新器类... 文化 2024-12-20 0
浅谈国玉和田玉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史 任何事物都会有自己的成长过程,我们人类的演变历程就是最好的例子。现代人的脑袋聪明程度已经是无法预测的了,而我们也都知道这样的结果也是由猿类经过漫长的演变过程而形成的。就像和田玉文化在当今已经是形成十分完善的体系了,那么当初它又经历了怎么样的发展历程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新石器时代 以考古资料为依据,我们可以知道,在新石器时代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有玉器的存在了... 文化 2024-12-20 0
新石器时代南阳玉文化初繁荣 和田玉挂件 从旧石器时代“南召猿人”可以看出,远在五十万年前,远古人类就在南阳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从南阳市黄山、新野凤凰山、镇平及社旗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独玉铲、独玉璜等说明6000年前这里勤劳智慧的古人就开始利用独玉了,玉文化开始萌芽并初步繁荣起来。 迄今发现最古老的玉器是距今5000年的黄山(今南阳卧龙区)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独玉铲、玉璜... 文化 2024-12-20 0
春秋战国玉器鼎盛 和田玉把件 东周王室和各路诸侯,为了各自的利益,都把玉当作自己(君子)的化身。他们佩挂玉饰,以标榜自己是有“德”的仁人君子。“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每一位士大夫,从头到脚,都有一系列的玉佩饰,尤其腰下的玉佩系列更加复杂化。所以当时佩玉特别发达。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是大量龙、凤、虎形玉佩,造型呈富有动态美的S形,具有浓厚的中国气派和民族特色... 文化 2024-12-20 0
新疆和田玉养生文化 和田玉养生在古时就已被人们所重视,譬如古代我国皇帝的枕头都是用和田玉制成的玉枕,这是因为和田玉枕能够调整睡眠,增强记忆,是非常好的养生工具。 在《本草纲目》中对和田玉养生的作用也有记载,“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无毒”,认为口中吮含玉石,可以“生津止渴,除胃中之热,平烦懑,滋养心肺,润声喉,养毛发。”因此玉石不仅能够作为配饰之用,还可以用于养生保健... 文化 2024-12-20 0
文化中国-中国网-用文化向世界说明中国 “在这里既能观赏长江恢宏壮阔的景象,也能体验浔阳江畔千年文化传承。”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段)演奏了一曲欣欣向荣的新“琵琶行”。 山西将推进雁门关—广武城、得胜堡群—大同镇城、老牛湾—丫角山、娘子关—固关、平型关、杀虎口—右卫古城核心展示园的建设,并以核心展示园为龙头...... 在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过程中,如何更全面地理解黄河?为此,中国文化遗产研究者提出了“大河景观”认知方法…... 文化 2024-12-20 0